16 November 2007

Jacques Derrida

Jacques Derrida--後結構主義
----
陰陽學與現代後現代主義(Link)

Derrida法國人,出生在阿爾及利亞.本文書寫時,他剛過逝不久.他成長的時代,不只是物理學危機的時代,也是人文思維洶湧滂湃的時代.他對故守人類哲學價值觀的當時法國結構主義者列維(Claude Levi-Strauss)提出質疑.他認為自從柏拉圖以來,到結構主義的哲學,都是二元的對立問題,這個哲學的中心結構具有理性的統一性,確定性,永恆性.Derrida認為這不是事實,於是Derrida試著要顛覆它,用非理性突出哲學的差異性,不確定性,這便是Derrida的解構主義.但他是如何的試將哲學大廈顛覆解構的呢?他從語言的分析開始.在談到語言的分析前,我們要談另一位結構主義的語言學家索緒爾.

語音與概念
索緒爾描寫概念與語音之間的關係,概念是被所指 (signifier),語音是能指(signifiant).他又認為概念與語音沒有必然的關係,比如書的概念有不同的語音,英文說他是Book,德文說它是Buch,法文說它是Livre.相反的我們也知道,一個語音有不同的概念,比如道的語音,它的概念指的可能是道路,可能是道理.

語音與文字
概念與語音當然沒有必然的一對一的關係.Derrida更進一步的說,傳統的哲學把語音對照概念擺在第一位,把文字對照概念擺在其次,意思是傳統的哲學認為語音比文字更接近概念,Derrida認為這是形而上學邏各斯中心主義(Logocentrism)的傳統觀念造成的,Logo希臘文就是語言(Word).Derrida認為語音並不會比文字更接近進概念.他要顛覆這種語音比文字更優秀的邏各斯中心主義想法

二元互補
其實Derrida真正要顛覆的不只是這些,他要顛覆的是哲學史上,真理比謬誤優秀,生比死優秀,有比無優秀,精神比物質優秀,精神比肉體優秀,本質比現象優秀..等等不平等的哲學二元對立,Derrida要解構這些.Derrida認為那兩個對立的觀念,只不過是二元平等的互補

徹底解構
二元不平等的對立,還是二元平等的互補.其實還存在著一定理性的架構,不能算是對結構主義徹底的解構.於是Derrida不死心地試著要把二元的中心主義徹底解構,他要把哲學的永恆價值顛覆.二元中心論解構後,顛覆後又如何呢?是不是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架構?如果是,那中心論一樣沒有被解構,如果解構了沒有中心論,那解構主義便會變為虛無主義.Derrida 必須處理這個勃逆兩難的矛盾,但他是如何避免這個兩難的呢?他用底下的方法來處理這個矛盾,就是說他用底下的幾個觀念來處理,一方面反對中心論,另一方面又使新想法不陷於中心主義的架構.

Differance,Dissemination,Trace,Supplement
Differance異義延申 Differance是由兩個法文變過來的.一個是différencier,表示差別異義;另一個是différer延申.意思是一切符號的意義是在一群符號網絡中,暫時被確定,又不斷再被異義與延申,不斷的給新的意義與擴大解釋.

Dissemination撒播 法文撒播的意思.既然Differance是不斷的給新的意義與擴大解釋,那麼意義的傳達就不可能是一貫的.它只能每次給一個新意義時,每次就有一片新天地.像播種一樣,每撒播一次,就有一片綠地.每個符號的意義都在不斷變化,每篇文章的意義,都隨時空在改變,新天地是無窮的,新綠地是滿山遍野的,而各綠地的主人,都是各自為政的.

Trace痕跡.每個符號有不同的意義,每篇文章的意義也都不斷的在改變.有的意義被說出來了,被顯露出來了.但還有無數的意義沒被顯露出來,雖然沒被顯露出來,卻在別個顯露出來的地方留下痕跡.這個痕跡並不意味著要去找原由,而只是在說明它雖不顯露,同樣也是符號或是文章的一個意義.

Supplement互補 在形而上學有一個外延最寬廣,無所不包的字.它便是英文的 Being,德文的Sein.相對具體to be的東西,都是不完美的,所以哲學史上最後都要指向它,Being它成了哲學的最後真理.Derrida 認為這是錯誤的想法,是西方哲學史的騙局.Derrida他要顛覆騙局,這個哲學大廈.於是它把Being當作to be的Supplement互補.依照Derrida的想法, Being 並不是甚麼最後真理,每次to be不完整時,便有Being來互補,於是Being 的互補便會變的無限,與不確定.

Derrida最後又為解構主義提出意義鍊(a chain of signification)的說法,符號的不同意義,都是意義鍊的一部分.不同符號間也形成意義鍊.Derrida以意義鍊取代結構.

Derrida 就是這樣子,透過四個不確定,一個意義鍊,永無止境的觀念,或說方法,來顛覆永恆的,理性的傳統哲學大廈. 

------
Differance

對他而言,西方哲學有系統地獨尊Speech而鄙夷Writing,認為只有講述可以表達真理,而寫作只會造成眾說紛紜,充其量只能是言說的附屬品,食之無味、但棄之可惜。推而廣之,西方哲學不約而同的把真理(truth)與言說、理性、心靈、內容、內在性、和男性畫上等號,而把寫作、非理性、物質、表面、外在性、和女性丟在一邊。但Derrida問了個簡單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外力把這兩者分離?他們兩者一定是「絕對的」不同的嗎?

法文的「差異」(différer)同時表達了差異(to differ)和延異(to delay)這兩個意義,所以這個字本身就是一個差異了。但既然這兩個字義不同,字根又不同,又怎麼會在一起呢?對Derrida而言,在還沒有difference這個字之前,一定有一個把他們兩個意義連在一起的字,於是他就創造了個叫differance的字。這個字在法文裡面唸起來完全跟difference一模一樣,而且也可以有意思,因為法文「ance」結尾的字有一點像英文的動名詞。但是為什麼這麼完美的字只能當作像是JOJO冒險野郎裡的替身使者一樣,只能像幽靈一般的既不是實體,亦非子虛烏有?既不是完全自由行動,也沒有被完全限制?Derrida就說啦,一定是有某種原因把這個字給抹煞掉,用difference把它給取代了,而之所以要把這字給幹掉,是因為這個字那麼不確定的存在會對語言體系造成困擾。換言之,哲學界之所以可以定義,可以創造體系,正是透過不斷的壓抑這個differance的魅影而來的。但反過來說,如果沒有differance這個字,又何來difference呢?Derrida這一手把西方哲學重理性的傳統整個給顛覆了,推而廣之,沒有外在又何來內在呢?沒有女性,又何來男性權力中心的建立呢?

對於Derrida來說,意義的存在是人為的過程,而意義本身是不斷的差異和延異的顯意過程,我們只能在時空中捕捉其顯意過程中的一點,也就是捕捉differance但又同時將其壓抑改為difference這個字。看看hussy﹝蕩婦或輕挑女子﹞這個字,有誰能想到它原來和housewife有著同樣的來源呢?

為了力行Derrida的語言哲學,布佬也寫了個關於Derrida的冷笑話。英文有個字叫hearse,我們現在把它用來當「靈車」這個意思,不過在英文發展的過程,這個字原本是從拉丁文來的,意思是指耙子。耙子?怎麼差那多?原來耙子和喪禮中插蠟燭的燈台很像,於是被借來其指。不知不覺中,這個字又被拿來指壽衣、指棺木、指喪禮,甚至是屍體本身。於是,如果下次你/妳看到下面這篇文章時,不知道該做什麼反應呢?

「The hearse arrived; and then the hearse began. The relatives looked over the hearse besides the hearse, fixed their eyes on the hearse, and then looked back on the hearse on the hearse. What a mournful scene, they thought!」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ralyx/3/2388028/20030306150052
-----------
他發現在柏拉圖的形上學傳統中,這些哲學家都有意的採用二元對立的方式將在場/不在場、言說/書寫、生/死、本質/表象、內在/外在等概念對立起來,而前者往往被暗示是好的,後者往往是被貶抑的,也因此「書寫」一直以來被「言說」所壓抑著,因為傳統的哲學家認為「言說」是當下的直接反應我們的思想,「書寫」只是對「言說」的模仿,而「言說」可藉由意識的在場為自己辯護,「書寫」卻不能為自己辯護,使自己充滿了歧義性,也因此具有不確定性的「書寫」就被「確定」在這樣的二元邏輯上,受到傳統形上學的貶抑。而德希達則藉由「書寫」的不確定性,倡導語言的自由遊戲,即意義的無限延異,來破壞形上學的基礎。
http://blog.pixnet.net/RAYBO/post/9792928
-----------



Deconstruction

解構(deconstruction)也是德希達常用的一個詞,本身是一個法文裡不常用到的字,意指在文法上將句中的字詞予以重新排列。最早在海德格那裡原是指「摧毀」或「解除結構」(destruktion;abbau)的意思,對德希達而言法文的destruction意義過於單向且負面,太具摧毀性,意指對敵對力量的破壞與撲滅;因此deconstruction在德希達的用法中是指一種雙向的運動作用:既使事物混亂失序,又為它重新安排整理。從德希達的歷年來的著述,可以發現到這項特質,他仔細閱讀他人的文本,然後重新詮釋、再創造,但並非是反對立場或任意的牽強附會,而是在讀解過程中讓該作品顯示出恰似正在解構自我本身一樣的解釋。解構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為存有論劃界設限,以及為「主詞(Subject)是述詞(Predicate)」這樣的論述方式劃界設限。也因此德希達亦反對對解構下定義,因為「解構是…」就等於要求解構遵守規範,用理體中心主義觀念去定義思考的合宜形式,到最後解構勢必成為分析或批判的模式、或是一項法則,為解構定名將導致所謂的「解構主義」, 而被定義、賦予明確意義或概念的詞彙,本身就容易被解構,也因此德希達堅絕反對這樣做。批判通常暗指採取一種置身於對象之外的立場,解構則是在二元對立模式之間遊走,橫跨二元之上。對於解構,德希達亦提供一個也許較為貼切的描述:把解構視為對「…的本質是什麼」之類的思考方式所採取的一種懷疑態度。德里達的《繪畫中的真理》(Truth in Painting)英譯者貝寧頓(GeoffBennington)則說:「解構不是你所想的那回事─如果你所想的是一個概念、一個在腦海浮現的概念。不過「你在想」這項行為可以說就是解構這回事了。」

但德希達亦堅持認為,他的解構並不是虛無主義的將意義歸結為無意義的方法。相反的,他是要將意義徹底解放,使之進入一種「相異性」(alterity)的遊戲。意義最後總是與我們用它所指示的東西不同,這一事實並不能證明我們是在胡說。如果這樣認定,就會變成一種虛無主義,也是新的教條主義。而他本身意不願將自己明確的歸入現有的哲學範疇,而這種模糊性也是德希達本人促成的。他的一個學術動機就是破壞一切單義的分類與固定的涵義。他認為這些是西方思維的邏輯中心主義偏見的症狀,是強制性的為一切事物設置一個中心,把一切都歸結到這個中心,是故他也反對將自己的學說思想標籤化,他甚至宣佈,即使是他的解構術語也必須遭受解除,否則新的教條主義就會佔據舊的教條主義位置。這些術語是延異(differance)、原書寫(archi-ecriture)、痕跡(trace)、增補(supplement)、隱跡文本(palimpsest)、散播(dissemination)、消除(erasure)、以及解構(deconstruction)。德希達希望使自己的解構術語顯得是「模糊的」,他解釋說,它們之所以是模糊的,恰恰是由於它們放棄了所謂掌握唯一明確意義的狂妄要求,而養育了兩個或更多的不同意義,用以設置或破壞對立。

http://blog.pixnet.net/RAYBO/post/9792928
---------------

德里達:寬恕及跨文化哲學實踐

流行文化的解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