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January 2008

看不懂,集散地

經驗主義 empiricism
大型理論 grand theory
中型理論 middlerange theory
認識論 epistemological
實證論 positivism
出客觀論 objectivism
詮釋論 interpretivism

理論的分類與層次
一、層次
1. 大理論/建構/角度(grand theory/metatheory/genre/constructionism/perspective),e.g.一般性/大理論(general/grand))
2. 中程理論(middle range theory)
3. 模式(model);(在地/小理論(local/little)
二、分類
1.經驗/實證性理論
2.批判性理論:對於系統情境中的矛盾現象,所提出的質疑批評,e.g.法蘭克福學派

後設理論(metatheory):理論背後的理論
本體論:知識的存在/現象的本質是什麼?
認識論(知識論):人們如何知道他所知道的?


派深思等人的社會學理論認為,社會學應循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發展,包括測量方法、數理模式,提出經驗性及說明性的理論典範。其目的是通過這些理論典範來歸納現實社會的原理原則,進而來了解、預測或改良社會現況。因此實證社會學的發展,其最終目的在於「以自然科學的邏輯來塑造社會學」。所以,實證社會學至少含有下列幾點特質:

一、把社會過程視為獨立於人的意志和動種的客觀過程;

二、客觀社會過程的檢證和預測有賴數量化資料;

三、社會學研究的目標在於探究社會現象變化的規律;

四、因此社會學研究講究的是客觀性、完整性、超然性;

五、社會學在知識上的應用也認同於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之間的關係模式。
http://203.68.20.65/science/content/1990/00080248/0005.htm
--------------
社會科學典範已經有所轉移:從經驗主義(Empiricism)→實證主義(Positivism)→ 後經驗主義 (Post-empiricism)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了。實證主義(positivism)主張在經驗發現的基礎上建構「實在」的「客觀知識」,代表人類知識從神學、形而上學以及其他一切現實「解釋」模式中徹底解放出來,Comte 稱自己的社會學為「社會物理學」(Social physics);Ranke稱歷史學應去探明「實際發生的事情」(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 ist)。而史學、科學則共同反對思辨哲學,科學(物理學)到處受到頂禮膜拜,哲學被擠到大學系統中一個小角落去。
http://www.fgu.edu.tw/~common/myweb4/serv1_1.htm

-------------
Grounded Theory
最初動機
‧最初動機:如何從事理論上創新的研究?(傳統上,都是先有概念或假設才開始研究;如果相反呢?)
–透過研究材料產生理論
–此一目的需要對資料的取捨有所創新
–依賴不同的方法(大部分是觀察法和非結構性訪談)蒐集質性資料
–把資料「編碼」成各種範疇(概念)
–提出pointers,指引研究能夠得到成功的結論

淵源Ⅰ
‧對鉅型理論和抽象經驗論的不滿
–鉅型理論(grand theory):企圖用一套概念系統解釋整個社會或所有社會現象,譬如馬克思主義、功能論、結構主義
–抽象經驗論:只研究幾個變項之間的關係,並不斷精緻化這些變項之間的關係
淵源Ⅱ
‧兩個理論淵源:實用主義和符號互動論
–實用主義(pragmatism):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這兩個理論淵源意謂著:
–研究過程不是先閱讀文獻、提出理論假設(變項間關係)再進行資料蒐集的過程,而是直接從日常生活中蒐集資料,加以分解與綜合;
–從社會情境的角度,瞭解當事人的觀點,同時意識到變項意義的變化。

實用主義
‧實用理論的基本觀點:
–強調實際經驗優先於確定的原則和先驗的推理。
–觀念不是客觀對象的反映,僅是對某種行為的結果進行的假定或預測,僅是組織行為的方法。觀念在某些方面類似工具。觀念是否有價值、有用和有效果,在於它們對於行為的成功作出的貢獻如何。
–人對現實有種種解釋,完全著眼於現實對他的利益和需要能有什麼效果和功用。

實用主義應用於紮根理論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分解」和「綜合」,在紮根理論裡則是「開放式登錄」
‧研究者題目的來源是日常生活
‧理論是暫時性的,有待修正的
‧理論只是一種功能性工具,幫助研究者洞見社會現象
--------------
實證法
透過觀察與測量,來了解一個實體客觀的世界
The social scientific tradi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discovery, objectivity, and a reality separate from human beings.

解釋法
社會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了解個人如何對其經驗建構意義
The social scientific perspective in which people take an active role in creating knowledge; consistent with interpretation and humanistic scholarship.

歸納與演釋
演繹法:由整體出發來建立獨特性;應用理來推論特別的個案;理論先於研究。

演繹法式理論的建構
1 建構理論、模型
2 選定命題、來做經驗調查
3 設計研究計畫
4 若命題為資料否決,則須改變理論或研究計畫
5 若命題未被否決,則選擇其他命題來研究,以改進理論

歸納法:從特別例證推到一般原理,從事實到理論,觀察資料,以解釋被觀察物體的關係;研究先於理論。
歸納法式理論的建構
1 調查現象,描述屬性
2 測量其不同情境下的屬性
3 分析結果資料,以決定是否有系統的變異
4 理論建構

de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會將自己心裡已有的理論假設應用到事實案例上,觀察實際行為與理論期望之間的差異,進而對原先的理論假設做修正,目的是要建立簡化的(parsimony)、精緻優美的(elegant)
一般理論(general theory),這也是我們習慣用的方法。但是,我們常會忘記這種先入為主的理論假設在建立時是有其條件性的,必須透過不斷地檢驗與修正,才能維持對事實的解釋力。

因此,in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便提出對建立一般理論解釋性的質疑,注重事實案例,也就是經驗資料的蒐集和分析,越廣泛,越深入越好,假設維持開放(open-ended),透過眾多的經驗資料來回答問題,這類研究者著重於中型理論(middle-range theory)的建立,較不傾向一般理論,並認為必須透過細心的經驗研究和歸納,才能建立有用的,符合事實的理論。

總而言之,de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追求理論的簡化與美感(aesthetics),in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則認為確切性與適當性,也就是與經驗事實相契合的程度,才是建立理論時應考量的重點,簡化與優美則是其次。
http://tw.myblog.yahoo.com/jw!6DSUo92eFRjmXy3ZgEh6zoPbVA--/article?mid=632&next=631&l=f&fid=27&sc=1
------------------------
認識論
認識論(epistemology)的基本哲學是在檢視人類知識的本質及其正當性,而認識論在認知及心理層次上的研究,主要探討人的思想及價值觀的多元化之發展歷程。簡單來說,就是研究人如何「得知」(how individual come to know),人對「知」(knowing)的信仰及理念為何,以及此信仰或理念如何影響行為。

------------------------
實證主義 positivism
實證主義的思想源於許多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如 Pierre-Simon Laplace,而由法國哲學、社會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於19世紀初期所發展,主張唯有可信的知識才是科學知識。認為人類思想的歷史發展上,是由神學、形上學、最終應該由科學方法來主導。因此,孔德選用 positivism 一詞來表示他的社會學思想,同時具有「實證」與「進步」這兩個多義性。
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哲學,就像馬克思主義與邊沁主義一樣,都具有很高的社會改革傾向。

經驗主義 empiricism
「經驗主義」詞彙來自於哲學領域,由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提出。基本上,經驗主義是作為與理性主義(idealism)的一種相反對照。地理上的區分,經驗主義主要是由英國發展出來的,而與歐陸法國為主的理性主義相對抗。 理性主義認為科學性是透過抽象邏輯與演繹推理得出的,代表人物如笛卡兒(Descartes, 1596-1650)。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區別,主要是在認識論的角度,回答「人如何認識?知識從何而來?」的問題。笛卡兒對抗的是經院哲學,認為知識並非由上帝而來,而是由人本身的邏輯而來,固有「我思故我在」此名句;他對神學的挑戰也能他的著作在去世之後百年內都被列為禁書可見。而洛克、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發展的經驗主義,主要認為知識的來源並非理性邏輯,而是非理性的經驗。眾所皆知,這兩種即是演繹與歸納兩種不同的認識方法。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科學性。沒有演繹就不會有幾何學、天文學、物理學;沒有歸納法就不會有生物學、化學、社會學。許多科學並非只用到其中一種認識論基礎。

--------------------------
所有複雜的理論,或者,論理過程,都是從這些基本的對於「存有」(existence)之發問而延伸出去的。是這個基本的提問,對提問者產生或延伸為各種「意義感」(meaning, sense and sensibility)。

簡單講,這種基本的立論和提問,在哲學語言中我們把它們命名為:「本體論」(ontology),以討論各式關於存有(being)的基礎立論。(記得嗎?法國女性主義者西蒙波娃所提出的那個有名的「women are not born but becoming」的性別生成立論,就是在跟這個西方哲學裡頭最根本的本體論(或者詳細說,以男性經驗為基礎的「存有論」)進行對話。)

而關於從這個本體論出發所見的整體世界觀,我們將之稱為:「認識論」(epistemology,拉丁字裡頭的 epic 就是「to see」的意思),而達成這些認識世界的方法與途徑,被統稱為「方法論」(methodology)。理論最終的關懷,就是我們一般所認識的倫理學(ethics),也就是終極價值(value)的關懷,它可能牽涉到宇宙論,也可能是涉及現實社會或人道關懷(social or humanistic concern)。

所有具備理論原型的知識(knowledge),都會有以上這些元素和結構,而且一定是清楚可辨認的。最重要的是以下三個:本體論(存有論),認識論,方法論。你要開始進入這些理論性的思考或寫作,就必須先幫自己補習一些基本的哲學語言和邏輯訓練,讓自己的思考有層次和系統,也比較容易與他人進行有焦點的對話。
http://blog.roodo.com/mizuhosun/#top

22 January 2008

然後呢?

時間節奏的社會建構---碩士論文,黃以勒。

有一個美國商人坐在墨西哥海邊一個小漁村的碼頭上,看著一個墨西哥漁夫划著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幾尾大黃鰭鮪魚,這個美國商人對墨西哥漁夫能抓這麼高檔的魚恭維了一番,並問要多少時間才能抓這麼多?墨西哥漁夫說:「一會兒功夫就抓到了。」美國商人再問:「你為甚麼不待久一點,好多抓一些魚?」墨西哥漁夫覺得不以為然:「這些魚已經足夠我一家人生活所需啦!」美國商人又問:「那麼你一天剩下那麼多時間都在幹甚麼?」墨西哥漁夫解釋:「我呀,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幾條魚,回來後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我的日子可過得充滿又忙碌呢!」

這位美國商人不以為然地說:「我是美國哈佛大學企管碩士,我倒是可以幫你忙!你應該每天多花一些時間去抓魚,到時候你就有錢去買條大一點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魚,再買更多漁船。然後你就可以擁有一個漁船隊。到時候你就不必把魚賣給魚販子,而是直接賣給加工廠。然後你可以自己開一家罐頭工廠。如此你就可以控制整個生產、加工處理和行銷。然後你可以離開這個小漁村,搬到墨西哥城,再搬到洛杉磯,最後到紐約。在那裡經營你不斷擴充的企業。」墨西哥漁夫問:「這又花多少時間呢?」美國商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然後呢?美國商人大笑著說:「然後你就可以在家當皇帝啦!時機一到,你就可以宣佈股票上市,把你的公司股份賣給投資大眾。到時候你就發啦!你可以幾億幾億地賺!」「然後呢?」美國商人說:「到那個時候你就可以退休啦!你可以搬到海邊的小漁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隨便抓幾條魚,跟孩子們玩一玩,再跟老婆睡個午覺,黃昏時,晃到村子裡喝點小酒,跟哥兒們玩玩吉他囉!」墨西哥漁夫疑惑的說:「我現在不就是這樣了嗎?」

03 January 2008

張惠菁

《閉上眼睛數到十》
在微笑當中卻有一種尷尬。像是回到了家鄉,被每個長輩問「現在在哪高就啊?」,卻自覺混得遭透了時的那種尷尬。...我想她們心中一定有這樣的念頭:如果當時更努力些、如果可以重來一次、如果......之所以會這樣,都是因為他們曾經擁有光榮過去的緣故。

Anonymous

What's the rush if we are building something for eternity.
We have nothing to shed and we have nothing to offer,but our blood ,toil and sweat.

01 January 2008

主義

教育哲學主義思潮整理(來源)

理性主義
代表人物:希臘三哲與Descartes
1.人有先天的抽象和歸類能力
2.知識即道德(Socrates)
3.知識是理性且天生的,只需透過回憶來取得
4.教育是一種引導過程
5.反詰法
6.追求真善美,善是自我實現
7.教育是潛能性的開展
8.有清晰明瞭的知識存在
9.價值是永恆、客觀、崇高的

經驗主義
代表人物:Bacon、Locke、Hume
1.感官判斷道德(伊比鳩魯學派)
2.知識就是力量,知識來自感官經驗
3.破除偶像idols:種族、洞穴、市場、劇場(Bacon)
4.歸納法
5.批判先天觀念論
6.Locke認為知識由感覺(外感官)、反省(內感官)、觀念而得(經驗的理性主義者)
7.心靈是經驗產物
8.重視實質目的與直接觀察
9.材料建設心靈
批判:1.忽略心靈主動性
2.忽略學習動機與歷程


自然主義Naturalism
代表人物:Rousseau
1.自然與實在同一,價值存於自然界中
2.人愈能順應自然,愈能少苦多樂
3.教育學生應配合其自然的節奏,依照發展程序施教
4.利用學生的自動自發,使其成長學習
5.指導學生獨立觀察與直接認識的方法


文化主義
代表人物:Spranger
1.重視主觀描述與直觀的體驗,方法論帶有假設的論證。
2.個性化的程序,意在描述各價值類型之歷史發展背景,強調個性的創造。
3.價值類型論:真-理論、利-經濟、美-藝術、愛-社會、權-政治、聖-宗教。
4.教育功能在於文化的綿延與創造,教育活動是一種精神的施予之愛。
5.重視「文化財」教材的精選,使其合於陶冶或學習歷程。
6.強調教材的心理組知與適應學習者的功能。
批判:1.教育愛僅是教育活動可能必要條件,非充足條件。
2.含有陶冶價值的教材,不能保證成功的教育效果。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代表人物:Kierkegaard、Heidegger、Sartre
1.存在就是生命、精神的生成與變化
2.人自由抉擇自我,並負起自由的責任
3.真理來自個人主觀經驗
4.負面情緒為生命的泉源,努力創造與雕塑個性,在憂慮中產生價值。
5.鍛鍊堅強意志
6.不同的關注產生不同生命意義,在時間性中開展自己(Heidegger)
7.吾-汝關係 I-Thou (All real living is meeting)
8.非理性先於理性的存在、反對遠離人生的立場、每個活生生的個體就是其目的。
9.強調「人之所以為人」的存在氣質
10.知識在於實踐存在
11.教育避免集體化、標準化。
12.強調「人師」而非經師;重視「遊戲」可以表達「自我」;重視行動,認為參與可以發展個
性。
13.教材使用文學與藝術,兼顧群性與個性
批判:論述多為思辯、主觀的,有淪為非理性,甚至於反理性的。


實驗主義Experimentalism
代表人物:Dewey
1.不作絕對的預設、沒有恆定的真與方法,重視方法的「繼續性」
2.重視生長性,與繼續性同樣強調一種理性的程序。
3.知識的起源是從個體環境中的互動經驗得來,從作中學,知識是先天能力與後天經驗的融合。
4.道德行為要在實際的行為情境中來判斷,道德是實踐,知與行必須一致。道德觀念可作為一種
「互為主體的」來討論,調和主內與主外派。
5.教育即生長,教育是經驗的不斷改造與重組
6.教育無外在目的
7.教育方法重行,繼續性與交互作用、從未成熟至成熟狀態
8.教育材料重實際經驗,以能解決生活經驗者為真理。
批判:1.經驗的改造與重組必須有教育的認知意義與規範價值
2.繼續性的方法論在非經驗的邏輯命題中是無能為力的



進步主義
1.教育的歷程從兒童中尋得其起源與目的
2.倡導兒童中心學校
3.學生是主動而非被動
4.教師的角色為顧問、嚮導,不是權威者與教室領導人
5.學校是大社會中的小宇宙
6.教室內的活動集中於問題的解決,不教授人為不自然的方式
7.學校的群體氣氛應該是合作而民主


觀念分析學派
代表人物:Peters、Wittgenstein
1.能說的就要說清楚,不能說的就要保持安靜(Wittgenstein)
2.哲學的任務在作觀念的分析,使表達的意義分寸無失
3.歸結論證的方法基礎是設證or論證,並且給予恰當的意義層次
4.作教育觀念性的分析,精密思考與判斷,釐清教育思想上的是非
5.解析教育材料的型與場:釐清合理與不合理
批判:1.易流於為分析而分析
2.思想破壞性太大
3.分析過於瑣碎
4.清楚而明晰是不夠的。


邏輯實證主義
1.強調對於語言的邏輯分析方法,所有形而上的問題都是無意義的,主張以「檢證性原則」來衡
量一切完整的語句。
2.判明教育命題的性質以及檢核邏輯的有效性,澄清命題與邏輯的含混
批判:將價值哲學也歸入無意義之列,使教育理論和實施失去依據。


詮釋學
代表人物:Heidegger、 Gadamer
1.進行作者主體意識的重建(Schleiermacher)
2.客觀性建立在人對生命體驗的共同性(Dilthey)
3.理解是詮釋的基礎(Heidegger)
4.視野交融:作者與詮釋者視野的交融程度(Gadamer)
5.目的在於澄清:個體如何被置身於教育經驗中,教師與學生如何透過參與教育的過程找到自
我,這種自我是不能夠被簡化成:為個人獨自的努力而已。
6.給予生命及教育最深刻的教誨為「曖昧與創化」,真理在於肯認詮釋之根本曖昧性。在教育哲
學上的對應即「人之自我完成性」與「人之未確定性」
7.詮釋歷程即教育實踐
8.教育經驗具有詮釋學的循環結構
9.語言與溝通在教育過程佔有重要地位

現象學Phenomenology
代表人物:Husserl
1.直觀本質回歸事物本身,放入括弧存而不論
2.互為主體性intersubjectivity
3.意向性intentionality:純主體向著純物所接觸的意向性作為最原始出發點
4.知識結構的層次:描述(主客未分)、超越(存而不論)、構成現象學(主客體交接)。
5.對自身生活世界的了解
6.了解教育現象與客體性的追求
7.強調個人主體意識的重要


結構主義
代表人物:Piaget、Kohlberg
1.以形式主義符號為方法,探討對象本質的「內在一致性」
2.分析獨立事件,以掌握其結構法則,與深層隱藏在表現之下結構所蘊含的意義。
3.整體性(各元素受某種目的指引,由定理預測、解釋現象)
4.關係:現象並非獨存、關係構成真實
5.不以主體為中心:結構決定人的意義、由結構了解人的價值
6.自我調整與轉換:結構具有封閉性,會自動平衡並同化調適
7.結構產自無意識:結構是人類內在的先驗形式


後結構主義
代表人物:Derride、Foucault
1.重視知識的獲得與語文教育
2.讓主體復活(解構)
3.理性作為強權與壓迫的合理性根源
4.知識是權力使用過程中的工具和偽裝


後現代主義
代表人物:Foucault、Lyotard、Giroux
1.Lyotard強調:反文本 (text)、反對後設論述(meta-discourse),以小巧敘述(pettit
narrative)取代
2.無研究典範的典範,強調不可共量性。
3.Giroux邊界教育學—反文本、反記憶、強調批判公民意識的培養
4.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
5.反歷史性(時間與歷史斷裂)
6.重視邊緣論述與非理性因素
批判:1.非理性與邊緣論述可能造成另一種權威
2.歧異帶來混亂?我們該遵循什麼?


新實用主義
代表人物:Rorty
1.反本質主義(真理非客觀標準)
2.否定西方文化中心論(將自然科學神格化)
3.否認有客觀標準的實體,將真理訴諸於社會實踐,即是在社會情境中形成。
4.知識份子應扮演「自由的反諷者」(liberal ironist),具有想像力、隱喻運用的能力。
5.反基礎論:不認為知識要建立在無可置疑的基礎上,應由社會實踐中推演出知識。
6.反本質論:事物沒有明確的實體,強調歷史主義,是環境的偶然性,否定普遍、客觀的基準,
不斷的社會建構。
7.反再現論:不假設有客觀的實體存在,我們的觀點只是在某一時空下的偶然性,不具有客觀
性。


新馬克斯主義
代表人物:Apple、Giroux、Bourdieu
1.反經濟決定論,社會變革取決於群眾自覺思維與自決與行動。
2.存在主義反異化;批判理論重解放,反科技工具理性
3.後結構修正歷史唯物,對科學懷疑與批判。

批判理論
代表人物:Horkheimer、Adorno、Habermas
1.文化商品化(Adorno)
2.文化工業消除自我意識
3.反工具理性
4.批判實證科學之經驗分析與因果律對人的宰制
5.強調主體性
6.對科技與意識型態宰制的批判
7.意識型態來自於不相稱權力關係,互為主體之溝通解放意識型態宰制
8.Habermas的溝通基本條件—普遍語用學:可理解性、真實性、正當性、真誠性
9.科技應有適切定位→並非批判科技本身的目的理性,而是針對科技之運用於政治沒有民主公開
的討論。
10.最終極的關懷為:人類理性自主的維護與闡揚,重建個人與社會生活世界間之合理關係。



反學校化
代表人物:Illich
1.學校假借把知識智慧變成行為特點的機構,而成為衡量人們聲望和權力的關鍵。
2.欲打破學校神話,建立器物(thing)、楷模(model)、同儕(peer)、前輩四種網絡學習。
3.學校成為文憑主義與儀式場所
4.官僚體系下的權力控制:法令的潛在
5.意識型態中的「反教育」現象,即階層化、標準化、政治化


人文主義
1.融合存在主義、進步主義、人本主義心理學、浪漫主義
2.開放的教室
3.自由的學府
4.沒有失敗的學校:提供「愛」與「自我價值」


永恆主義Perennialism
代表人物:Hutchins & Adler
1.對進步主義的反動,認為永恆比實用主義的「流變」真實得多
2.強調心靈、理性以及過去的偉大遺產,反對將教育視為一種職業訓練。
3.重視相同的共通基本教育與偉大經典
4.教材為中心的教學
5.重視博雅教育
6.教育為生命的預備,人人發揮理性過生活。


精粹主義Essentialism
1.教授基本知識
2.努力與紀律
3.教師是權威的來源
4.重勤勉與學科知識


建構主義
1.重視主客體的脈絡相依性,亦即情境上的學習
2.重視個人感受與學習者主動性,忽略理性因素
3.偏工具性與實用性
4.教師成為促進者或教練
5.成果導向轉為過程導向。
批判:1.無法完全排斥知識或知識的客觀性
2.強調個體主觀性,忽略社會脈絡的影響
3.低估社會共識與人際互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