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主義 empiricism
大型理論 grand theory
中型理論 middlerange theory
認識論 epistemological
實證論 positivism
出客觀論 objectivism
詮釋論 interpretivism
理論的分類與層次
一、層次
1. 大理論/建構/角度(grand theory/metatheory/genre/constructionism/perspective),e.g.一般性/大理論(general/grand))
2. 中程理論(middle range theory)
3. 模式(model);(在地/小理論(local/little)
二、分類
1.經驗/實證性理論
2.批判性理論:對於系統情境中的矛盾現象,所提出的質疑批評,e.g.法蘭克福學派
後設理論(metatheory):理論背後的理論
本體論:知識的存在/現象的本質是什麼?
認識論(知識論):人們如何知道他所知道的?
派深思等人的社會學理論認為,社會學應循物理學的研究方法發展,包括測量方法、數理模式,提出經驗性及說明性的理論典範。其目的是通過這些理論典範來歸納現實社會的原理原則,進而來了解、預測或改良社會現況。因此實證社會學的發展,其最終目的在於「以自然科學的邏輯來塑造社會學」。所以,實證社會學至少含有下列幾點特質:
一、把社會過程視為獨立於人的意志和動種的客觀過程;
二、客觀社會過程的檢證和預測有賴數量化資料;
三、社會學研究的目標在於探究社會現象變化的規律;
四、因此社會學研究講究的是客觀性、完整性、超然性;
五、社會學在知識上的應用也認同於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之間的關係模式。
http://203.68.20.65/science/content/1990/00080248/0005.htm
--------------
社會科學典範已經有所轉移:從經驗主義(Empiricism)→實證主義(Positivism)→ 後經驗主義 (Post-empiricism)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了。實證主義(positivism)主張在經驗發現的基礎上建構「實在」的「客觀知識」,代表人類知識從神學、形而上學以及其他一切現實「解釋」模式中徹底解放出來,Comte 稱自己的社會學為「社會物理學」(Social physics);Ranke稱歷史學應去探明「實際發生的事情」(wie es eigentlich gewesen ist)。而史學、科學則共同反對思辨哲學,科學(物理學)到處受到頂禮膜拜,哲學被擠到大學系統中一個小角落去。
http://www.fgu.edu.tw/~common/myweb4/serv1_1.htm
-------------
Grounded Theory
最初動機
‧最初動機:如何從事理論上創新的研究?(傳統上,都是先有概念或假設才開始研究;如果相反呢?)
–透過研究材料產生理論
–此一目的需要對資料的取捨有所創新
–依賴不同的方法(大部分是觀察法和非結構性訪談)蒐集質性資料
–把資料「編碼」成各種範疇(概念)
–提出pointers,指引研究能夠得到成功的結論
淵源Ⅰ
‧對鉅型理論和抽象經驗論的不滿
–鉅型理論(grand theory):企圖用一套概念系統解釋整個社會或所有社會現象,譬如馬克思主義、功能論、結構主義
–抽象經驗論:只研究幾個變項之間的關係,並不斷精緻化這些變項之間的關係
淵源Ⅱ
‧兩個理論淵源:實用主義和符號互動論
–實用主義(pragmatism):
–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這兩個理論淵源意謂著:
–研究過程不是先閱讀文獻、提出理論假設(變項間關係)再進行資料蒐集的過程,而是直接從日常生活中蒐集資料,加以分解與綜合;
–從社會情境的角度,瞭解當事人的觀點,同時意識到變項意義的變化。
實用主義
‧實用理論的基本觀點:
–強調實際經驗優先於確定的原則和先驗的推理。
–觀念不是客觀對象的反映,僅是對某種行為的結果進行的假定或預測,僅是組織行為的方法。觀念在某些方面類似工具。觀念是否有價值、有用和有效果,在於它們對於行為的成功作出的貢獻如何。
–人對現實有種種解釋,完全著眼於現實對他的利益和需要能有什麼效果和功用。
實用主義應用於紮根理論
‧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分解」和「綜合」,在紮根理論裡則是「開放式登錄」
‧研究者題目的來源是日常生活
‧理論是暫時性的,有待修正的
‧理論只是一種功能性工具,幫助研究者洞見社會現象
--------------
實證法
透過觀察與測量,來了解一個實體客觀的世界
The social scientific tradition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discovery, objectivity, and a reality separate from human beings.
解釋法
社會是人類經驗的一部分,了解個人如何對其經驗建構意義
The social scientific perspective in which people take an active role in creating knowledge; consistent with interpretation and humanistic scholarship.
歸納與演釋
演繹法:由整體出發來建立獨特性;應用理來推論特別的個案;理論先於研究。
演繹法式理論的建構
1 建構理論、模型
2 選定命題、來做經驗調查
3 設計研究計畫
4 若命題為資料否決,則須改變理論或研究計畫
5 若命題未被否決,則選擇其他命題來研究,以改進理論
歸納法:從特別例證推到一般原理,從事實到理論,觀察資料,以解釋被觀察物體的關係;研究先於理論。
歸納法式理論的建構
1 調查現象,描述屬性
2 測量其不同情境下的屬性
3 分析結果資料,以決定是否有系統的變異
4 理論建構
de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會將自己心裡已有的理論假設應用到事實案例上,觀察實際行為與理論期望之間的差異,進而對原先的理論假設做修正,目的是要建立簡化的(parsimony)、精緻優美的(elegant)
一般理論(general theory),這也是我們習慣用的方法。但是,我們常會忘記這種先入為主的理論假設在建立時是有其條件性的,必須透過不斷地檢驗與修正,才能維持對事實的解釋力。
因此,in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便提出對建立一般理論解釋性的質疑,注重事實案例,也就是經驗資料的蒐集和分析,越廣泛,越深入越好,假設維持開放(open-ended),透過眾多的經驗資料來回答問題,這類研究者著重於中型理論(middle-range theory)的建立,較不傾向一般理論,並認為必須透過細心的經驗研究和歸納,才能建立有用的,符合事實的理論。
總而言之,de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追求理論的簡化與美感(aesthetics),inductive傾向的研究者則認為確切性與適當性,也就是與經驗事實相契合的程度,才是建立理論時應考量的重點,簡化與優美則是其次。
http://tw.myblog.yahoo.com/jw!6DSUo92eFRjmXy3ZgEh6zoPbVA--/article?mid=632&next=631&l=f&fid=27&sc=1
------------------------
認識論
認識論(epistemology)的基本哲學是在檢視人類知識的本質及其正當性,而認識論在認知及心理層次上的研究,主要探討人的思想及價值觀的多元化之發展歷程。簡單來說,就是研究人如何「得知」(how individual come to know),人對「知」(knowing)的信仰及理念為何,以及此信仰或理念如何影響行為。
------------------------
實證主義 positivism
實證主義的思想源於許多啟蒙思想家的思想,如 Pierre-Simon Laplace,而由法國哲學、社會學家孔德(Auguste Comte, 1798-1857)於19世紀初期所發展,主張唯有可信的知識才是科學知識。認為人類思想的歷史發展上,是由神學、形上學、最終應該由科學方法來主導。因此,孔德選用 positivism 一詞來表示他的社會學思想,同時具有「實證」與「進步」這兩個多義性。
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是一種社會哲學,就像馬克思主義與邊沁主義一樣,都具有很高的社會改革傾向。
經驗主義 empiricism
「經驗主義」詞彙來自於哲學領域,由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提出。基本上,經驗主義是作為與理性主義(idealism)的一種相反對照。地理上的區分,經驗主義主要是由英國發展出來的,而與歐陸法國為主的理性主義相對抗。 理性主義認為科學性是透過抽象邏輯與演繹推理得出的,代表人物如笛卡兒(Descartes, 1596-1650)。
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的區別,主要是在認識論的角度,回答「人如何認識?知識從何而來?」的問題。笛卡兒對抗的是經院哲學,認為知識並非由上帝而來,而是由人本身的邏輯而來,固有「我思故我在」此名句;他對神學的挑戰也能他的著作在去世之後百年內都被列為禁書可見。而洛克、休謨(David Hume, 1711-1776)發展的經驗主義,主要認為知識的來源並非理性邏輯,而是非理性的經驗。眾所皆知,這兩種即是演繹與歸納兩種不同的認識方法。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科學性。沒有演繹就不會有幾何學、天文學、物理學;沒有歸納法就不會有生物學、化學、社會學。許多科學並非只用到其中一種認識論基礎。
--------------------------
所有複雜的理論,或者,論理過程,都是從這些基本的對於「存有」(existence)之發問而延伸出去的。是這個基本的提問,對提問者產生或延伸為各種「意義感」(meaning, sense and sensibility)。
簡單講,這種基本的立論和提問,在哲學語言中我們把它們命名為:「本體論」(ontology),以討論各式關於存有(being)的基礎立論。(記得嗎?法國女性主義者西蒙波娃所提出的那個有名的「women are not born but becoming」的性別生成立論,就是在跟這個西方哲學裡頭最根本的本體論(或者詳細說,以男性經驗為基礎的「存有論」)進行對話。)
而關於從這個本體論出發所見的整體世界觀,我們將之稱為:「認識論」(epistemology,拉丁字裡頭的 epic 就是「to see」的意思),而達成這些認識世界的方法與途徑,被統稱為「方法論」(methodology)。理論最終的關懷,就是我們一般所認識的倫理學(ethics),也就是終極價值(value)的關懷,它可能牽涉到宇宙論,也可能是涉及現實社會或人道關懷(social or humanistic concern)。
所有具備理論原型的知識(knowledge),都會有以上這些元素和結構,而且一定是清楚可辨認的。最重要的是以下三個:本體論(存有論),認識論,方法論。你要開始進入這些理論性的思考或寫作,就必須先幫自己補習一些基本的哲學語言和邏輯訓練,讓自己的思考有層次和系統,也比較容易與他人進行有焦點的對話。
http://blog.roodo.com/mizuhosun/#top
23 January 2008
看不懂,集散地
Categories: Others